【 “七个一”以外的本校科研活动】之一——趣谈学习品质,共话教育高质量发展

作者: 时间:2023-03-02 点击数:

小学生“良好学习品质培养”工作是太仓市教育局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。近两年来,我校全体老师紧扣“学习品质”开展专题学习、主题研讨、问题研究、成果展评等。202331日下午,学校组织开展了“趣谈学习品质,共话教育高质量发展”主题沙龙活动。活动由滕月芳副校长主持,特别邀请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杨建清主任莅临。七位老师分别结合学科教学、班级管理、家校合作等多个方面和全体老师分享了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经验。

 

 

 

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,如果做好学习品质的衔接课程,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?一年级年级组长朱瑛静老师结合班级管理,从认知规范,由“知”到“行”;养成习惯,由“行”到“惯”;行为评价,由“惯”到“范”这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做法。小学初始阶段能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,将为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
 

在学科教学中,培养学生学习品质,有利于学生学习力的提升,能提高学习效率,张健老师从学习力、认知力、应用力三方面的培养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,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、探讨与反思。

 

小学生天真烂漫,爱奇思妙想,有着丰富的想象力。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、创造的过程。因此,想象力对于学生来说,是至关重要的学习品质。吴金晶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用多种策略,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,激发学生思维与表达,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。

 

思维品质的养成,可以从很多方面着力。深度学习,能激活学生思维的宽度、广度、高度,是养成思维品质的一种关键策略。李敏瑾老师立足科学课堂,研究深度学习,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,让课堂成为一个思维碰撞的“磁场”,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力及与学科素养的提升。

 

具有自学能力的人,能通过自身努力,获得新知识、技能,具有可持续发展。把课堂还给学生,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,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。

李娉老师活用生活资源来服务于课堂,培养了学生自学、探究能力,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。

 

课堂上不管是认知力、想象力、思维力的培养,还是学生学习力的提升,都离不开学生的注意力,高度的注意力是关键。青年教师赵锦宇和大家分享他的一些做法。注意力的集中为有效课堂的构建保驾护航,为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助一臂之力。

 

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,离不开学校、教师,更离不开家庭。受家庭因素的影响较大,父母的知识水平、教养方式、相互关系、活动参与都是影响孩子学习品质的家庭因素。方霞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如何关注家庭因素助力良好学习品质的提升。

台上老师们精彩的分享引来了台下阵阵掌声。

 

分享结束后,杨建清主任和陈武副校长对本次沙龙进行了点评。杨主任对沙龙活动给予了肯定,希望老师们要目中有人,手中有招,脚下有路,努力争做高品质教师。陈校长指出,学生学习品质培养意义重大,任重道远,需要老师们齐心协力。

 

 

良好的学习品质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,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及作用。小学阶段是学习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,高新区三小将坚持做好这一课题研究,使孩子们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,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,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。

 

 

Copyright©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. 太仓市高新区三小版权所有